袁中一
值王应睐先生100寿诞来临之际,作为他老人家的学生,我心潮澎湃,思绪万千……
首次去先生的办公室,慈眉聪目的王先生谈起生物化学是新兴学科,要努力实验、努力创新……第一次到实验室,见到了心灵手巧和蔼亲切的汪静英大姐、热情真诚的方宇忠大哥……全神灌注的文献阅读人和忙忙碌碌的实验员同处一室的景象……生化大楼每晚明亮的灯光是320号突出的一景。
1938年,王应睐先生考庚款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,师从Dr.Harris研究生化前沿课题维生素与新陈代谢,以优异成绩于1941年获博士学位。然后受聘剑桥大学实验室,继续研究维生素。特别是在Dr.Keilin实验室,先生证明与结晶了豆科根瘤中的血红蛋白,得到Keilin教授与同行的高度评价。
学成之后,王先生决定回国。他想的是中国,想的是新兴生物化学学科如何能在中国迅速发展。他不顾中、英二国薪酬的差别,也不恋剑桥大学优越的科研设备。Keilin教授也赞同他的回国抉择。
1950年,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所副所长,他亲自与邹承鲁、汪静英等研究了琥珀酸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,此项工作处于当时酶学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,获得了全国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。这一工作证明王先生不光在英国剑桥大学,在中国也能获得世界领先的成绩。
1958年,筹备和创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初期,王应睐所长首先着眼于骨干队伍的建设。在国内已有高研沈昭文(代谢)、徐京华(生物能力学)、周光宇(微生物代谢)的基础上,王先生亲自写信邀请,从国外“挖”来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曹天钦(蛋白质)、邹承鲁(酶学)、王德宝(核酸)、钮经义(蛋白质化学)和张友端(维生素),形成了学科齐全、年富力强的领导层。其次,王所长面对全国组织和开办了近10次“高级生化训练班”,学员总数达到约2000人,大多数学员后来大都成了国内高校生化研究和医院、药厂的骨干,有几位还陆陆续续成了中科院院士。生化所的年轻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也迅速成长。王所长还组织撰写了生化须知,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,高质量的论文加速出现。生化所也成了年轻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首选。王所长的第三步重大步骤是生化所开办东风生化试剂厂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生物化学试剂和重要材料依靠进口,王所长亲自抓试制。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,逐步解决了昂贵的氨基酸、核苷酸的生产和其它生化试剂的商业化,满足了国内科学研究、临床医学及众多高校的需求。
前面的一切都表明,王应睐先生是为国归来,为生物化学归来,为中国的生物化学的成功归来。
众所周知,生物体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和核酸。我国在世界生物化学领域最重要的两项领先研究成果,即1963年的“人工合成胰岛素”项目和1977年的“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”项目都是王应睐先生担任协作组长。王所长领导和组织了这两项世界领先课题的实施,使中国人在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、在1981年又世界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成功。中国人的研究表明,生命物质的大分子——蛋白质和核酸是可以人工合成的。
“人工合成胰岛素”和“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”的成功,进一步证明王应睐先生不愧为中国近代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。